【信報月刊】挖掘出生率與移民潮:DSE學生轉內銷求生存的背後真相

【2023年9月1日,香港報導】香港中學文憑考試(DSE)在本地的考生人數持續下降,這是由於出生率下降和移民的持續流失。然而,有趣的是,DSE在中國內地卻掀起了一股熱潮,吸引了眾多雙非學生報考。許多學校紛紛開設相關課程,如雨後春筍般冒出。DSE考生人數少,競爭壓力小,再加上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的支持,DSE在與嚴苛的內地高考相比下,贏得了”黃金高考”的美名。這場關於DSE在內地逆襲的戲碼正在上演。

近年來,IB和其他國際考試在香港的直資和私立中學間蓬勃發展,狀元輩出,這使得DSE的地位逐漸下滑。然而,在內地的雙非學生眼中,DSE卻是能夠脫穎而出的一個選擇。與其他國際課程如IB和A-level相比,DSE是唯一一個可以用中文應試的考試;再看看專為港澳台學生報考的內地聯合招生考試,對於這些雙非學生來說,DSE則有更廣泛的國際認受性,能夠獲得海內外600多所高校的認可。

雙非學生身份的特殊性讓他們即使在法律上是香港人,但在內地成長和生活,升讀內地大學並沒有適應問題,而在人生規劃上,他們主要面臨的競爭來自內地。DSE能夠為這些雙非學生提供另一個選擇,避免與內地籍學生在高考競爭,卻能夠實現他們共同的目標。

根據考生人數的比較可以發現,自2013年起,內地高考生的人數持續增加,今年更創下了破紀錄的1291萬人;而DSE的考生數量則持續下滑,從最高峰的8萬人,下降至今年的5.08萬人。

進一步觀察大學錄取數據,更能看出高考內捲更加嚴重,而DSE卻更具吸引力。根據香港大學聯合招生辦法(Jupas)的數據,報讀香港八大及都會大學的學士課程的錄取率高達39.6%,其中港大、中大、科大等全球百強大學的平均錄取率也接近20%;相反,對標香港八大的內地雙一流高校(985及211高校),錄取率僅3%至10%。

以與香港大學相似的QS世界排名的清華大學為例。北京一直是清華大學錄取率最高的城市,但所謂的”高”也不過是1%,意味著2022/23年度高考成績達到688分(滿分750分)才能錄取。然而在中央政府優待港籍學生的政策下,同一年度,雙非學生通過DSE考試成功入讀清華大學的最低成績只需5444,即17分(四科滿分28分,未顯示另外兩個選修科成績)。

事實上,自2013年起,據內地文憑試收生計劃(以DSE成績考內地高校)的數據顯示,共有4890人藉著DSE成功入讀內地大學,佔DSE考生總數的近10%。憑藉著以上的升學優勢,近一兩年來,DSE更被許多內地家長譽為”黃金高考”。

原文刊登於9月份《信報財經月刊》。
訂閱揭頁版下載Android揭頁版下載iOS揭頁版訂閱印刷版

補化學,
補chem
化學補習
補chemistry

補生物
補bio
生物補習
補biology

補物理
補phy
物理補習
補physics

補中文
中文補習
補英文
英文補習
補數學
數學補習
補Econ
Econ補習
補bafs
bafs補習
暑期班
試堂優惠
豎琴課程
豎琴班
學豎琴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